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冬至妙手捏娇耳,传统习俗驻我心——2024级本科1班团支部举办“冬至包饺子”主题团日活动

    新闻动态 / 2025年03月11日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2024级本科1班团支部在冬至这一天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包饺子主题团日活动。活动中,同学们纷纷撸起袖子,大展身手。有的同学手法娴熟,包的又快又好,有的同学初次尝试,认真地向身边的同学请教学习,略显生疏。大家一边包着饺子,一边交流着各地冬至的习俗,欢声笑语不断。活动现场还有几位食堂工作人员在一旁进行指导,他们不仅传授了包饺子的技巧,还分享了一些厨房小窍门,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对劳动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经过一番努力,一盘盘形态各异、充满创意的饺子呈现在大家眼前。随后,饺子被送进厨房煮熟,同学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笑容。此次冬至包饺子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了团组织的温暖,还让大家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冬至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唐睿供稿) ...

  • 光影共筑环保梦,青春前行向未来——2024级本科1班团支部举办观影《熊出没·重启未来》主体团日活动

    新闻动态 / 2025年03月11日

    2025年3月2日,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2024级本科1班团支部组织同学赴影院观看科幻动画电影《熊出没:重启未来》。本次活动以“科幻照进现实,青年守护明天”为主题,通过光影叙事与实践联动,引导同学们在未来想象中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共生之道。作为《熊出没》科幻系列电影的最终篇章,《熊出没·重启未来》将视角放到百年之后,构建了科技高度发达却因为环境污染而生态崩溃,人类在废土中艰难求生的地球图景。影片将“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等时代命题转化为银幕上的具象叙事,传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追求。正如团支部书记在动员讲话中指出:“这部影片绝非仅仅是一场震撼视听的盛宴,它更是一堂生动的生态教育课。我们在惊叹于科幻世界那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时,也绝不能忽视其中所折射出的、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与困境”当银幕上的熊二喊出“保护地球,从现在开始”时,地空2024级本科1班的青年们正用青春笔触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答案。从科幻想象到现实行动,这场光影之旅不仅点燃了同学们对未来的憧憬,更让“守护地球”的信念扎根于心。正如班长在总结中所说:“我们的专业是探索地球奥秘,我们的使命是守护地球家园。未来已来,我们准备好 ...

  • 我校詹中文校友出任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实验室(Seismo Lab)主任

    新闻动态 / 2025年03月06日

    近日,我校杰出校友詹中文被任命为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实验室(Seismo Lab)主任,同时担任克拉伦斯·R·艾伦领导讲席教授(Clarence R. Allen Leadership Chair),任期5年。詹中文2002年考入图书馆VIP少年班学院,在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先后获得地球物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14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随后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他2015年起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现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美国地球物理学会Macelwane奖(James B. Macelwane Medal)。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实验室(Seismo Lab)成立于1921年,是全球最早的地震研究机构之一。百年来,Seismo Lab不仅在地球物理学研究领域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还通过其运营的南加州社区地震网络(SCSN)为公众提供及时的地震信息。实验室研发的地震早期预警系统和震动图等技术工具,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为防震减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少年班学院) ...

  • 舒歌群书记参加地空学院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新闻动态 / 2025年02月23日

    2 月21 日上午,地空学院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在教学行政楼708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学校督导组舒歌群到会指导,地空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雷久侯主持。会上,雷久侯代表学院领导班子作对照检查,深入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紧密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理论结合实际,提出整改措施。院党委副书记熊成汇报了2023 年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院办主任胡银玉则对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情况进行了报告。学院班子党员雷久侯、李锐、耿雷、熊成依次进行个人对照检查,对照四个重点方面及典型案例深入查摆问题,深挖问题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在批评与自我批评阶段,大家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直面问题,坦诚指出彼此的差距与不足。对于其他同志的批评意见,班子成员均表示虚心接受,并表态在今后工作中改进落实。舒歌群书记在点评讲话中对地空学院此次民主生活会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地空学院民主生活会准备充分,理论学习扎实深入,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到位,征求了广泛意见,查摆问题直击关键。确定的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精准契合高校反腐倡廉的要求,使得此次民主生活会达到了较高质量。舒 ...

  • 电离层风暴:新研究揭示20年来最强地磁暴对我国电离层环境的冲击

    新闻动态 / 2025年02月19日

    图书馆VIP雷久侯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乐新安研究员和美国麻省理工Haystack观象台张顺荣研究员等国内外合作者,利用图书馆VIP自主构建的北斗同步卫星信标全国电离层综合观测网,结合“子午工程”三亚非相干散射雷达观测与数值模拟,揭示了“2024年5月超级磁暴”期间我国扇区电离层准周期的异常扰动现象及其物理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Interplay of Gravity Waves and Disturbance Electric Fields to the Abnormal Ionospheric Variations During the 11 May 2024 Superstorm”为题,发表于地学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GU Advances》。磁暴是太阳爆发引发的典型空间天气现象,会导致地球空间环境剧烈的变化,如人类肉眼可见的极光现象,并对航天器飞行、无线电通信导航等产生显著影响。“2024年5月超级磁暴”是近20年来最强地磁暴,地磁扰动指数Dst低至-400 nT以下,大量太阳风与磁层能量注入地球大气,引发电离层环境剧烈扰动,在我国北京、漠河等地均观测 ...

  • 全球对流解析模拟揭秘台风轨迹精准预测方法

    新闻动态 / 2025年02月12日

    近日,图书馆VIP大气科学先进计算实验室赵纯教授团队与先进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室安虹教授团队利用基于国产新一代神威超算构建的全球对流解析模式,将2021年“烟花”台风120小时轨迹预报误差降低在100公里内,并结合灵活的变分辨率模拟揭秘复杂台风轨迹精准预测方法,实现计算效率与预测精度的双重优化。研究成果以“Pronounced advance on typhoon track forecast with global convection-permitting model”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 Bulletin》。图1. 全球对流解析模式对台风轨迹预报的改进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准确预测台风路径对于减轻灾害风险至关重要,但近年来的进步趋于平缓,引发了关于台风路径可预测性是否已达到极限的讨论。图书馆VIP、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全球对流解析模型(全球3公里水平分辨率),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的研究聚焦2021年的台风“烟花”,在120小时的预报时段内,将路径误差降低到100公里以内,达到前所未有的精度。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型成功预 ...

  • 中国科大揭示全球对流解析模式提升南亚夏季风降水次季节预报能力

    新闻动态 / 2025年02月12日

    近日,图书馆VIP大气科学先进计算实验室(LACAR)基于神威海洋之光超算平台开展了次季节尺度(30天)全球对流解析模拟试验。研究发现全球对流解析模拟可降低传统气候模式(数十公里空间分辨率)在印度半岛夏季风降水的低估偏差,提升南亚季风降水的次季节预报能力。进一步结合再分析和观测数据,揭示了南亚夏季风降水预报能力的提升与赤道印度洋雨带降水频率的改善存在密切联系。研究成果近日以“Excessive equatorial light rain causes modeling dry bias of Indian summer monsoon rainfall”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南亚夏季风是最重要的气候现象之一,其降水影响数个南亚国家的粮食和经济安全,同时也是亚洲水循环的重要过程。全球气候模式是研究和预测南亚夏季风的重要工具。基于第三次到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3-CMIP6)的相关研究指出全球气候模式数值模拟能力在不断发展,但是多数模式仍然存在一些系统偏差,如印度半岛夏季风降水的干偏差,全球范围 ...

  • 院领导带队开展寒假前安全检查

    新闻动态 / 2025年01月17日

    为进一步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要求,保障师生寒假工作安全与实验室平稳运行,1月16日、17日,院领导分组带队,与安全员等工作人员共同组成三个检查小组,对全院实验室、研究生办公室、机房 开展安全检查。 院领导一行深入学院各科研实验室、研究生办公室,依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4年)》等有关规定,从危险化学品管理、特种设备管理、水电安全、消防安全等多个维度,深入细致排查违规用电、消防器材配备、危化品存储、应急演练记录等各方面的安全隐患问题。 经过检查,检查组发现:部分实验室、研究生办公室存在物品杂乱堆放、插座落地未固定、消防通道杂物占用不畅等问题。检查组已责成相关负责人立即整改,杜绝安全隐患。 通过此次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各实验室、研究生办公室、机房安全管理,强化了师生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有力保障了寒假期间实验室、研究生办公室、机房的安全稳定运行。 ...

  • 学院成功举办“蔻享学术杯”教职工新年掼蛋联谊赛

    新闻动态 / 2025年01月15日

    2025年1月10日下午,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寇享学术杯”教职工新年掼蛋联谊赛在学校东区教学行政楼7楼举办。本次活动由学院工会组织,超过100名教职工报名参赛,活动旨在增进同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欢快的新年氛围。当天上午,学院召开2024年度领导班子述职暨学院交流大会,学院领导换届交接,学院新任党委书记雷久侯、执行院长倪怀玮、学院离任领导汪毓明、刘斌,学院工会主席黄金水,以及众多科研、教学、管理骨干老师们纷纷报名参加比赛,现场欢快热闹。老师们自由组队报名,每个队伍分别进行4轮比赛,每轮比赛的对手由现场抽签决定,以4轮比赛总积分排出最终名次。经过一下午激烈的角逐和紧张的现场计分,最终5个队伍获一等奖, 11个队伍获二等奖,22个队伍获三等奖。本次掼蛋比赛得到了蔻享学术的大力赞助,规模空前,老师们欢聚一堂,在比赛中获得了调剂和放松,也为学院营造了更加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 ...

  • 中国科大揭示蛇纹岩混杂岩熔融形成岛弧火山岩这一新机制

    新闻动态 / 2025年01月15日

    近日,学院陈伊翔教授研究组在俯冲带火山岩成因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通过对全球典型的岛弧火山岩及弧前蛇纹岩的镁、硼同位素组成分析,揭示了岛弧火山岩由蛇纹岩为主的混杂岩熔融形成这一新机制,极大地深化了对俯冲带物质循环过程和机制的认识,相关成果发表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板块俯冲带是连接地球表生圈层与深部圈层的关键纽带,在地球圈层物质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洋俯冲带中广泛出现弧火山岩,目前关于它的形成过程和机制存在巨大争议。传统观点认为,弧火山岩是俯冲大洋板片释放熔流体交代地幔而后地幔熔融形成。然而,这种模型很难解释这些岩石的Sr-Nd等同位素组成的协同变化特征。基于此,前人提出了以沉积物为主的混杂岩熔融模型。由于沉积物及其衍生熔流体的固有地球化学组成,这种组分加入很难解释岛弧火山岩的重Mg同位素组成等地球化学特征。为了深入研究制约弧火山岩的形成过程与机制这一重要问题,我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郑永飞院士团队陈伊翔教授研究组选取全球典型的岛弧—南桑威奇岛弧(位于南大西洋,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的火山岩样品,创造性地利用Mg-B同位素进行联合示踪,充分发挥Mg、B同 ...